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尊敬的访客,欢迎您访问湘西州人民医院网站,我们一直在关心您的健康!为您的健康服务!

地址:吉首市乾州世纪大道与建新路交汇处

邮编:416000

预约挂号:0743-8669668

投诉电话:0743-8669062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杏林撷萃 »

“七歪八拐”明孝陵

 
      明孝陵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占地面积约170公顷。系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公元1368年,朱元璋以南京(应天府)为京师,取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大明朝。代代相传了十九位皇帝,于公元1644年被李自成夺去江山。自朱元璋开国到崇祯帝在北京煤山自缢而亡,大明朝历时276年,虽然,此后江南也曾出现几个自封为明朝正宗的偏安小朝廷,但与那时已经建立起来的大清朝比起,崇祯一朝已经成为中国汉族封建王朝的最后绝唱。
      明孝陵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翌年马皇后去世葬入此陵。因马皇后谥“孝慈”,故陵名又称“孝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启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至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历时30余年整个孝陵才正式建成。目前已成为我国现存古代最大的皇家陵寝之一,距今有了630多年的历史。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2003年7月3号决定,明孝陵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明孝陵与后世明清陵园的最大不同,是其神道与宝顶不在一条中轴线上,大致呈“之”字形。现存遗址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蜿蜒曲折的陵墓神道。自下马坊至孝陵正门(文武方门),依次为下马坊、神烈山碑,禁约碑,孝陵卫、大金门、神功圣德碑及碑亭(俗称四方城)、神道石刻和御河桥。
      “下马坊”是孝陵入口处的标志性建筑,位于钟山之阳,卫岗东麓下,是一座二间柱冲天式石牌坊。门东向,两柱间距5•13米,柱高7.85米,坊额上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楷书字,告示进入明孝陵的官员必须下马步行,以示对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尊敬。有资料载:明朝时,下马坊设立于距孝陵外廓大金门东南方约800米的山路上,朝廷正式谒(ye)陵路线应为从京城正南面的“正阳门”(今南京光华门)出城,折向东,过石门坎,再折北至下马坊东侧,经由下马坊进入孝陵。
      近六百年来,这条设有下马坊的山路逐渐被拓展成宁杭公路,直至民国时期,下马坊仍然横跨于宁杭公路上,汽车往来均由坊下经过。1948年3月,南京首都警视厅东郊警察局以下马坊横跨公路,因日久为风雨剥蚀,势有倾斜为由,申请拆卸下马坊,5月,民国政府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委托南京工务局将该坊拆除。拆除时,推土机将石牌坊推到,横额裂成两段,两侧石柱断成四节,被随意堆放在宁杭公路两旁,一座几百年的历史文物就这样被无知和野蛮所毁伤。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下马坊,是1980年南京市政府用已倒伏几十年的原下马坊石质构件衔接修复而成,新立时,从原址北移20米,竖立于公路北侧,朝向和标高依旧。
      下马坊东侧约36米处是明嘉靖十年(1531年)改钟山为神烈山而树立的 “神烈山碑”,碑额篆刻“圣旨”二字,正面阴文双钩浅刻“神烈山”一米见方的3个大字。这里原有方形碑亭,可惜早毁,仅存四角石柱础,柱础的侧面浮雕有石榴、牡丹、山茶、金菊等图案。
      “神烈山碑”东去约17米,有崇祯十四年(1641)建立的“禁约碑”,此碑为卧碑,方位南向偏西,碑身正面镌刻保护陵墓的禁令及谒陵条款。碑座,作须弥座式,四周雕有云纹,须弥座下为两层条石台基。2007年9月,有关部门在禁约碑处发掘出土若干柱础石和浮雕龙纹的大型时刻构建,说明“禁约碑”原应建有矩形碑亭。
      史书记载,禁约碑以东地域,在朱元璋下葬后,专设保卫孝陵的驻军机构——孝陵卫。曾为驻兵营区,兵力最多时有5000人,可惜现已无迹可寻,仅存地名。
      由西北行约750余米,建有陵园的正门,曰“大金门”,是孝陵外廓的主入口,门南向偏西20度,面阔26•66米,进深8•35米。大金门原为黄色琉璃瓦重檐式建筑,现存砖石砌筑的墙壁,下部为石造须弥座,墙壁辟有3个券门洞,中门较高为5.05米,左右两门高4.25米。
      穿越大金门北行70米处,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一年(1413年)为朱元璋撰述的歌功颂德碑及碑亭。唯一可惜的是,一条新修且低于路面的公路将大金门与神功圣德碑亭以沟壑形式分隔开,使我们不得不从大金门后搭建的一座临时木桥,跨过公路再到神功圣德碑亭来,这样以来,朱家的风水也就被无端地断了。
      “神功圣德碑亭”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筑平面为正方形,俗称“四方城”,内置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座、碑额雕琢瑰丽。碑高8.78米。碑文由朱棣亲撰,计2746字,详述了明太祖的功德。这块大石碑被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龙王之子霸下(又称赑屃(bì-xì))背负着。赑屃螭头龟足,形似龟而非龟,两者虽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赑屃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赑屃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赑屃在龙子中排行老六,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碑座下的螭(chī)首龟趺(fū)是其遗像。传说,霸下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便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霸下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迹,叫霸下驮着,因石碑沉重而将其压得不能随便行走。“四方城”里这只螭首龟趺驮着燕王朱棣专为其父亲朱元璋打造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已有几百年,到如今依然无怨无悔,可见霸下确实诚心归顺并以自己的行动延续天下太平。
      “四方城”由砖石砌筑,平面呈正方形,原亭子的顶部原为重檐歇山式,覆黄色琉璃瓦。1987年我第一次来孝陵时,亭顶已毁,仅存四壁,每壁各有一个宽5米的拱形门洞。2013年6月,中山陵园管理局对碑亭进行了加顶保护,并按照明代规制恢复重建,屋顶覆黄色琉璃瓦,梁枋、藻井等处俱饰以传统旋子彩绘,瑰丽不减当年。
      出碑亭北行20米折西约100米为孝陵首座跨越 “御河”的拱桥。原明代桥体已毁,现桥为后造,混砖单曲结构,但桥基有部分明代基石。桥下之水通霹雳沟,曲水流波潺缓注入东涧,此乃御河也。过河便是神道石刻。
      孝陵 “神道”环绕梅花山形成一个“之”字走向,为历代陵墓建筑前所未有之现象。它的最大特点在于陵墓建筑与地形地势被完美结合在一起。首段神道石刻自御河桥后起呈西北走向,途长618米,地势略有起伏,由东向西北延伸。两旁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xie zhi),]骆驼、象、麒麟、马等共6种石兽,每种2对,共12对24件,每种石兽分两跪两立状,夹道迎侍。这些石兽体现了皇家陵寝的礼仪要求,各有寓意: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它既是皇权的象征,又起到镇魔辟邪的作用;獬豸是一种神兽,独角、狮身、青毛,秉性忠直,明辨是非,它能用角抵触有罪的人;骆驼是沙漠与热带的象征,它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大象是兽中巨物,它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麒麟是传说中的“四灵”即麟、龟、龙、凤之首,它是披鳞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兽,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征“仁义之君”和吉祥、光明;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重要坐骑。这段“神道”俗称为“石像路”。
      在(石兽)的尽头,“神道”折向正北,有2根 “石望柱”被放置在两段神道的中间,“石望柱”间距3•5米,通高6•38米,柱头高1•92米,柱身高,3•83米,柱身与柱座横截面为六边形,顶端呈圆柱形观,柱身六面浮雕山牙云气纹。通常“石望柱”均置于神道的最前面,有“盼君归,望君还”之意。孝陵的“望柱”被置于神道中间,从另一个侧面彰显了朱元璋的特立独行。
      “石望柱”之后,是排列在神道两侧,东西相对而立的翁仲,有武将、文臣各2对,共8尊,高各为3.18米。武将造型均为顶盔披甲,手执金吾,腰佩宝剑,威风凛凛,是陵墓的忠实守护者。文臣造型均为头戴朝冠,手秉朝笏(cháo hù),腰坠玉佩,神情严肃,是陵墓的忠实仪卫者。这段神道全长xx米,俗称x路。
      “棂星门”,南向偏西20米,结构为三间两垣六柱,面阔21•66米,原物已毁,现在我们看到的“棂星门”是2007年3月按门基、残桩、柱头修复的建筑,其中,门基座的6块柱础石和9块坤石是明代原物。
      过“棂星门”,神道呈东北走向,长275米,即至陵宫前的。金水桥是通达陵宫的桥梁。它与陵宫处于同一南北中轴线上,一列三座,为石构单曲拱桥,总宽度达16•42米。中间主桥面宽4•25米,东西边桥面宽分别是3•53米和3•58米,主桥与边桥的间距分别是2•48米和2•58米。桥身两侧雕有石质散水螭首
      通过“金水桥”向北,顺缓坡而上,便是陵寝的主体建筑。
      “明孝陵”主体建筑自正门至崇丘(宝顶),依次是文武方门(即正门)、碑殿、享殿、大石桥、方城、明楼、宝顶等建筑,陵园四周筑有围墙。
      “文武方门”是孝陵的正门,原为5个门洞,3大2小,中间3个为拱形门洞,两边2个为长方形门洞。庑殿顶上盖黄色琉璃瓦。清朝同治年间改建为一个门洞,上嵌清石门额,阴刻楷书“明孝陵”3字。1999年重新进行修复时恢复了明代时大门的原貌。现为五门,黄瓦、朱门、红墙,正门上方悬挂长方形门额,竖书“文武方门”4个鎏金大字。
      过了“文武方门”即是“碑殿”。这里原为孝陵享殿前的中门,即孝陵门,本有5个门洞,后被毁。现存“碑殿”是清朝时改建的,系一歇山顶,三开间,红墙小瓦建筑,南北正中各开一门,亭内立有5块碑刻。清康熙帝一生中六次南巡,五次拜谒明孝陵。并在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谒孝陵时御题了“治隆唐宋”四个大字。意在颂扬明太祖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据传,当时的“江宁织造”郎中曹寅(曹雪芹的祖父)将乾隆题字刻成石碑,碑高3.85米,宽1.42米,厚度0.38米。在“治隆唐宋”碑左右还有清乾隆手写诗碑各一块,东西还有卧碑两块,东边一块刻载康熙帝第一次谒陵纪事,西边一块刻记康熙帝第三次谒陵情形。因系后朝之物,摆在这里其实与明孝陵并不协调。  
      绕过碑殿,继续北行,就来到了孝陵的主要建筑孝陵殿,即“享殿”。
      享殿是用来谒陵人祭祀故人的场所。只可惜明孝陵享殿于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毁于兵火。现存遗址3层须弥座台基通高3.03米,台基上空留56个大型石柱础,台基四角残留有石雕螭首。须弥座台基底层面宽69•87米,进深50•80米,台基中层面宽64•67米,进深45•50米,上层面宽59•27米,进深40•26米。殿中供奉朱元璋及马皇后神位,突出表现了朱元璋乃“九五之尊”的理念。
      英国摄影家汤姆森(1837-1921)曾有一张摄于孝陵殿被毁前的照片,从照片上看,当年的明孝陵享殿重檐庑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斗拱挑檐,高大森严,东西九间面宽54•44米,南北五间进深25•33米。可见当时的享殿建筑之宏大无与伦比,世间唯一。
      在享殿台基的前后各有3道踏垛,尚存6块浮雕云龙山水大陛石。其中上陛为“二龙戏珠”,中陛为“日照山河”,下陛为“天马行空”。
      现在我们在原“享殿”旧台基上看到的这个简单而瘦小的建筑,是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年)年间两次重建的三开间小“享殿”,虽殿内供奉了朱元璋画像,但建筑规模很小,远不能与昔日高大的享殿同日而语。
      享殿后是一片纵深100余米、宽数十米的空地,中间有甬道,两边林木茂盛。甬道尽头有一石造单券拱桥,长57•50米,宽26•60米,两侧石栏、螭首原多残缺,2006年时被重新修复。该桥又称升仙桥,意思是过了此桥即为“仙界”。 过了大石桥,就来到一座宽75米、高16米、进深31米的城堡式建筑,称“方城”。方城是孝陵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用大条石建成,东西长75.26米,南北宽30.94米、前高16.25米、后高8.13米,底部为须弥座,高2•40米,束腰处饰绶带纹和方胜纹。须弥座上部用大条石砌成。方城的东西两侧各建有一影壁,呈“八”字形,俗称八字墙。方城南面正中,开有通向宝顶的拱券形纵向隧道。由54级台阶而上出隧道,迎面便是宝顶南墙,该墙用13层条石砌筑。正中横刻“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经考证乃民国初年时刻。
      沿方城左右两侧步道即可登上明楼。明楼在方城之上,原为重檐黄瓦大屋顶建筑,据史书载,方城顶原建有宫殿式建筑明楼,但早就毁于战乱。
      1987年10月,我因出差抽空拜谒了明孝陵。那时的方城明楼顶部空荡荡一派萧杀景象,站在方城顶上环顾而望,除了北面“宝顶”四周的葱茏树木,松涛阵阵尚可一时令游人偶发思古之幽思外,向南极目远眺,一片苍凉入眼底,何曾见到昔日孝陵之辉煌?
      整个孝陵的布局,虽说与地形紧密匹配,宏伟庄严,但自下马坊起进入孝陵来祭奠朱元璋,“之”字形神道造型与宝顶不在一条中轴线上,莫不暗示了大明朝立国及守成之艰难。初为朱棣、朱允文叔侄之间的自相残杀,争夺帝位弃故都于不顾,另立锅灶迁都北京,后有270年间兄、弟不断地为争夺皇位而断手足之情,直到社稷被外族推翻,亲王部属众叛亲离,种种不顺,是乎都可以在孝陵诡异的建制中找到答案。也许就在这里,大明朝江山注定会在风雨中曲折度过,最终灰灰湮灭。
      这次再来南京,明孝陵的那种残缺美依旧。最大的不同是碑亭的明楼和方城顶宫殿式明楼已于2008年仿建恢复。我想,当文革时期破“四旧”的狂热消退后,人们已学会理性看待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作为中华文化和传统文明的一部分,明孝陵的意义其实并不只是一个文化“遗产”那么简单,它实际上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阅读链接:"龙生九子"的一个说法是龙的九个儿子。分别为:老大囚牛、老二睚眦(yá zì)、老三嘲风、老四蒲牢、老五狻猊(suān ní)、老六赑屃(bì xì)、老七狴犴(bì 'àn),老八负屃、老九螭(chī)吻。
另有说法是来自明朝杨慎所撰《升庵外集》,龙的九个儿子分别为: 老大赑屃、老二螭吻/鸱尾、老三蒲牢、老四狴犴、老五饕餮(tāotiè)、老六趴蝮(bāxià)、老七睚眦、老八狻猊、老九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