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尊敬的访客,欢迎您访问湘西州人民医院网站,我们一直在关心您的健康!为您的健康服务!

地址:吉首市乾州世纪大道与建新路交汇处

邮编:416000

预约挂号:0743-8669668

投诉电话:0743-8669062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杏林撷萃 »

前世今生秦淮河

 
      史料载:秦淮河古称淮水,本名“龙藏浦”,全长约110公里,其源头有两处,东部源头出自句容市宝华山,南部源头出自溧水县东庐山,两个源头在江宁区的方山埭交汇,干河到南京通济门外九龙桥分为二支:一支过九龙桥直向西,由东水关进入南京城,向西流至淮清桥与青溪会合,再向西南在利涉桥汇小运河,经文德桥、武定桥、镇淮桥转折向西北,过新桥至上浮桥、陡门桥,与运渎(du-水沟、小溪,亦泛指河川)
      水会合,再过下浮桥,向西经过夫子庙,从西水关出城,此为“内秦淮”,“内秦淮”为正流,习惯上将其称为“十里秦淮”。另一支由通济门经中华门绕行城外,为外秦淮河。外秦淮在南京城南外绕行,是五代十国时开凿的护城河,过九龙桥向南转折向西,经长干桥后汇合落马涧,向西至赛虹桥、觅渡桥在西水关外与内秦淮复合,合流后向北经草场门、定淮门、石头城,经三汊河汇入长江。
      相传秦始皇东巡会稽过秣陵,以此地有“王气”,会对本朝不利,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导龙藏浦北入长江以破之。”后人误认为此水是秦时所开,乃称“秦淮”。唐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诗行于世后,才使得“秦淮河”之名始盛于天下。
      史料载,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远在石器时代,流域内就有人类活动。从东水关至西水关的沿河两岸,东吴以来一直是繁华的商业区的居民地。从南朝开始,秦淮河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两岸酒家林立,浓酒笙歌,无数商船昼夜往来河上,许多歌女寄身其中,轻歌曼舞,丝竹飘渺,文人才子流连其间,佳人故事留传千古。六朝时,秦淮河及夫子庙一带更成为文人墨客聚会的胜地,两岸的乌衣巷、朱雀桥、桃叶渡纷纷化作诗酒风流,千百年来传于后世。隋唐以后,秦淮河渐趋衰落,却引来无数文人骚客来此凭吊。唐朝诗人刘禹锡游金陵,看着以前非常显赫而后来又成为废墟的王谢宅第,曾作《乌衣巷》诗一首,慨叹这种历史变迁:“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南宋时建立的江南贡院,曾作为我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一时儒学鼎盛,使秦淮逐渐复苏为江南文化中心。仅清代,在江南贡院考区高中状元者就达58名,占清代状元总数的52%。明清两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富贾云集,青楼林立,画舫凌波,成江南佳丽之地。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元宵节时在秦淮河上燃放小灯万盏,使秦淮两岸,华灯灿烂,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浆声灯影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奇观。清代戏剧家孔尚任在《桃花扇》中以“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一诗,将当时的秦淮河畔之繁华景象描绘的淋漓精致,曾引来许多风流骚客在此驻足,流连忘还。及至近代,由于战乱等原因,秦淮河水日渐污浊,两岸建筑多被毁坏,昔日繁华景象已不复存在。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让秦淮河焕发了青春的活力,于是又承载起了远古历史的“乡愁”和“古韵”。
      今天与友人坐上“花船”,悄无声息地“漫游”在“十里秦淮”,任河风吹来,水起涟漪,洗去一路疲倦;看华灯初放,桨声灯影,再现昔日美景。真是个越语京腔唱不够桃花扇曲,旗袍阳伞幻化出婀娜丽影。夜色中的秦淮河,被两岸“青楼”“酒肆”挂载的五颜六色的灯光映射得美轮美奂,纷然璀璨。所谓“人在画中,景随船移”。在这“繁星般的金黄交错”的情景中夜游,我们仿佛又回到了远古秦淮曾经繁华的梦幻里,清风吹得游人醉,不得不让人遐思悠悠。在每个人的心中总会无端地升起一种“桃叶渡前添‘痴心妄念’,王谢堂前替‘古人担忧’”的情绪来,以至于很久、很久都难以排解开去。